杜兰特加盟动摇火箭根基?毕比担忧是否有道理?
前国王队核心迈克·毕比在节目中抛出尖锐观点:“杜兰特的加盟不会让火箭成为冠军竞争者……现在火箭必须调整体系迎合KD,而申京不再是球队第一选择,这种根基动摇可能适得其反。”这一论断直指火箭今夏最大豪赌的核心矛盾——超级巨星的降临,究竟是补上争冠拼图,还是颠覆原有体系的危险变量?
上赛季火箭看似强势——52胜、西部第二、篮板数据创队史50年新高。然而华丽战绩掩盖不了致命软肋:关键时刻得分效率位列联盟倒数。44场胶着比赛中,火箭在最后5分钟的场均得分仅排联盟第22位,命中率低至38.1%,季后赛更是跌至垫底。当比赛进入白热化,球队竟无一人能稳定终结进攻。杰伦·格林屡次在决胜时刻被乌度卡摁在板凳,申京受限于包夹效率骤降——这支年轻球队的“巨星真空”,在季后赛被勇士彻底暴露。
杜兰特带来的改变肉眼可见:上赛季他仅关键时刻场均就能轰下3.1分,而火箭全队该时段场均仅8分;其47%的关键球命中率,对火箭而言堪称“对症猛药”。队内训练中,37岁的他单挑横扫全队,甚至以20:3的比分打爆申京,土耳其人赛后坦言:“没人知道怎么防他。”这种无差别单打能力,正是火箭上赛季最渴求的稀缺资源。然而毕比的担忧亦非空穴来风。杜兰特再高效,也意味着战术核心从申京转向KD。上赛季申京作为进攻中轴,场均19分并承担大量策应任务,其低位单打与高位发牌是火箭体系的运转枢纽。如今杜兰特空降,球队被迫重构战术优先级——申京若无法接受“二当家”定位,更衣室平衡可能面临挑战。
面对角色转变,申京并未停滞。今夏流出的训练视频显示,他苦练三分投射与持球突破技术,甚至完成三分线起步的流畅突破扣篮。这些技能恰是适配杜兰特的关键:空间型五号位能最大化释放KD的单打空间,而策应能力升级则可与KD形成“高低位双轴”威胁。乌度卡更暗示:“下赛季不能只靠杜兰特,需要全队站出来。”——若申京转型成功,火箭将拥有杜兰特时代勇士格林般的战术支点。
杜兰特的加盟本质是一场高风险高回报的兼容性实验。他的技术特点存在双重性:作为无球大神,其生涯52.7%命中率,不占球权且能瞬时开火,理论上完美适配任何体系;但过度依赖立棍单打易被季后赛包夹针对,在篮网、太阳已多次验证。火箭的优势在于原有体系未遭彻底摧毁。申京的策应、阿门的空切、范弗利特的挡拆仍可延续,杜兰特更多扮演“终极解法”而非持球大核。这与当年雷霆威少主导、勇士库里核心的模式截然不同——休斯顿需要KD做“超级拼图”,而非体系重建者。
毕比的看衰揭示了NBA巨星政治的经典难题:1+1能否大于2,取决于角色分配的智慧。杜兰特的加盟绝非简单的战力叠加——它迫使申京让出王座,也要求KD克制接管比赛的欲望。但若乌度卡能激活申京的策应天赋,同时将杜兰特的“死神模式”精准投放在终结时刻,火箭便可能突破“单核上限”,真正跻身争冠梯队。这支球队的未来,不取决于毕比口中的“根基动摇”,而在于新旧领袖能否在博弈中找到那个微妙的共存平衡点。